全国人大机关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服务保障能力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来源:法治日报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03-05 | 次浏览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会议文件资料电子化,采用网络视频等方式为代表履职提供便利和服务”,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作出的一项明确规定。

2023年,全国人大机关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服务保障能力,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许多代表通过代表履职移动终端查阅资料、提交议案建议、履行监督职责、参加履职学习,对代表履职移动终端相关功能和服务给予积极评价。

记者从全国人大信息中心了解到,代表履职移动终端装有“常委会会议文件”“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等11个应用。这些应用全部集成在全国人大政务平台App中,代表登录一次,即可访问所有应用。

通过这些应用,代表可以线上提出议案建议、进行联名附议、跟踪议案建议办理状态、查看审议结果和承办单位回复,还可以进行政治学习和履职学习。

许多代表反映,使用代表履职移动终端后,“不到20分钟14份议案建议就提交完了”,“能够看到议案建议处理到哪个环节”,“现在通过先进手段,能全方位收集代表需求、听取人民的呼声”。

自2018年起,全国人大开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委员长会议和秘书长办公会议上使用会议文件电子阅读器,收阅电子版会议通知、会议文件、会议简报和参阅资料等,推进会议文件资料电子化。

会议文件电子阅读器既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更满足精简高效的办会要求。此外,还有全文检索、语音朗读等功能,为委员代表查阅文件资料、记录审议意见等提供了便利服务。

作为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盲人代表,王永澄在阅读会议文件上存在一定困难。针对王永澄提出的语音朗读功能只能从每一页的起始处朗读,无法从选定的位置开始朗读,不能满足接续朗读和部分朗读需要的建议,全国人大信息中心认真研究落实,并及时对常委会会议文件应用进行优化完善,用心为代表做好无障碍服务保障。(赵晨熙)